烫一壶酒酿你说好不好
我姨画外音:有我喝的总不了你
我,业余写手,外行酒客,可能还记得我姨酿酒的一点事儿。
一次吃饭,我看到一桶的水浸泡在水里。 “姨!这个米做嘛拉个啊?(客家话,做什么的啊?)每次叫我姨都是超长的一声,不像别人的短促可爱。“酿黄酒啊!”“哦!”
米饭温度可以了,要入缸密封了。 “姨!缸做嘛个为擦跄?(为什么要擦干净?)看她用叶子把缸内壁擦干,要一滴不留的模样。 “酒才不会酿坏啊!”“哦!”
酒没酿多久,一次又去姨家耍玩,被我妈拖进里屋,要用称猪饲料的大磅秤看看我的体重。 呜呼哀哉,这这这我断不可答应。抱着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决心要保护我的隐私,“妈,酒好吃了没?”吃即喝,吃酒即喝酒。
成功转移视线,我妈去叫姨看看,逃过一劫,虚汗一身。 “阿姐,酒好吃了没?” “不晓得,我看一下!”
自从我姨酿酒以来,我妈过年第一句就是:“阿姐,有没黄酒啊?” “有啊,帮你装了两瓶,你带回去。”每次都是两瓶,如果酿地不成功,也是有一瓶的。那量是大瓶百事可乐的量,颜色浓郁,那色我估计是琥珀色。从一个镇子两地,到镇子上县城,再到镇子上外地,我姨总少不了我妈的酒酿。
小时候唱“两只老虎”掉进水坑里,我在想咋不掉进酒缸呢,那我现在也能成一代酒仙,一杯一豪饮,做一首酣畅淋漓的诗。别吹牛了!
我要开始记流水账了。 一直认为,会酿酒的女人虽家常却魅力加分,我妈在这方面就欠些火候。洗米,淘米,蒸饭,冷却,拌曲,下缸,发酵,成酒,和做豆腐一般,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酒酿得好不好全在酿酒人。
我一直以为酿酒皆是糯米,后来才知晓,上品用糯米,中品用粳米,黍米酿造为下品。为了成文,自是缠着我爹妈姨三个,探一探这其中的诡秘之处。
饭甑
一次回老家,吃过“木桶饭”,至此留下了一丝印象。我爸提起蒸糯米饭用饭甑,我一脸茫然地搜索这是个啥玩意儿?十多年的语文白学了?听他细细描绘形状,我竟发觉那日的饭就装在饭甑里。这种蒸米饭的工具,略像木桶,有屉子却无底。
布秧叶子
入缸前,要用开水烫缸壁,用“布秧叶子”擦拭,据说这是除湿去瘴气。我妈用客家话讲出,我又懵逼了这是个啥怪词?虽有一张高糊图,不忍心糊了大家的眼。
保暖
这我万万没想到。大冬天的,自己被南方刺骨风折磨得瑟瑟发抖,还得照顾这几缸大老爷们?要我说,自个抱团取暖去。后来我又懂事了,这路边的树还给穿稻草衣服,自家的缸不能太寒碜。温度太低,这酒得盖被子取暖,它才给你酒喝。
老酒
这酒越陈越香,这人经过几个冬天的折磨有多耐寒,这酒经过几年的沉淀那就有多馥郁。黄酒是大家,比肩葡萄酒、啤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盛酒的壶也是马虎不得的。非陶即瓷,塑料玻璃材质是断不会用来盛这美酿的。
文字粗糙,历练不足,匆忙下笔,但请指教。
图片|武平生活
来自厨友@深海蓝晶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