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雯雯_85

2020年01月03日 21:00

 一般人吃多了都是脂肪肝,呵呵。你吃下去的是脂肪(油),如果再不运动,就没有办法及时消耗掉,慢慢就累计,所以就会导致脂肪肝。这种病如果不加注意,后面就是肝硬化。

怎么吃肉才健康 1.控制每天进食的数量。成人每天80g为宜。 2.常见肉类中,猪肉脂肪含量最高。有个简单的标准:四条腿的动物脂肪含量一般都比两条腿的禽类脂肪含量高。  3.少吃带包装的加工肉类产品,比如红肠、方火腿等,尽量食用新鲜或者冰鲜保存的肉类。  4.尽量不吃肥肉。因为肥肉含有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  5.注意烹饪方式。油炸、腌渍、油煎等烹饪方式还是舍弃为妙。  6.选购肉类时,脂肪含量较低的里脊、腱子肉都是上选。

烈日长虹

2020年01月03日 21:00

一般来说会长胖,增加血脂含量,一定程度易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天云

2020年01月03日 21:00

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脂肪,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昵称247149100

2020年01月03日 21:00

由于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8%,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长期血压偏高者忌吃肥猪肉。

肥肉该不该吃?


只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生活中琐碎的事情里也有学问。在肥肉身价的变迁后面隐含着人们对营养认识的变迁,而这种变迁更折射出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
 肥肉,该不该吃?这好象没有多少科学的问题,而实际上却包含着一些科学问题和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问题。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在上中学时,就学习到从西方传播过来的科学知识,说营养有三大要素:脂肪、淀粉、蛋白质。三者中,同量营养所产生的热量,以脂肪为最多,而当时的西方科学认为营养就是热量,产生的热量多,就是营养高。当时,脂肪自然是身价比较高。六十年代,我到北京上大学,知道北京的猪肉,肥膘厚的为一级肉,一斤九角五分。肥膘中等的为二级肉,一斤八角四分。肥膘在一厘米以下的为三级肉,一斤七角五分。这就可以看出来动物脂肪的身价了。动物脂肪营养高,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提高了,食品中脂肪的成分就自然增加了。那时方法西方出现这样的问题:患心脑血管病的人多了,死亡率也增加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动物脂肪摄入量过多,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这个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得到公认以后,动物脂肪的价值一落千丈。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曾问过从香港回来的人,他告诉我,在香港,瘦猪肉一斤11元,肥猪肉一斤0.8元,瘦猪肉价格比肥猪肉高出十多倍。而当时,北京的肥猪肉还比瘦猪肉贵,因为不开放,外面的信息还没有完全传进来计划经济还没有改变这一方面的价格。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在中国瘦猪肉也提高了价格,肥猪肉也降价了。猪要养瘦肉型的品种,甚至使用瘦肉精来增加猪的瘦肉。所有与动物脂肪有关系的食品,都被消费者普遍嫌弃。特别一些想减肥的青年妇女和姑娘,甚至将动物脂肪视同毒品,似乎吃一点就会马上发胖,立即得心爱离血管病,很快就会死亡。这种观念在社会上一再被强调,形成整个社会心理。还有一些已经很胖的人,在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也就不敢吃肥肉,尽管平时很喜欢吃,为了健康、活命,在亲友的力劝下不得不放弃这种享受。
 忌吃肥肉风行天下以后,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现在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一亿三千万多。有的地区,有的国家,糖尿病患者达到成人的四分之一。而以前则在千分之一以下。在中国,可能有一些以前没有查出来的病例,但总体上说,还是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在一次平衡论的学术研讨会上,有一位饮食卫生专家在发言中说到各种营养少了会出现什么疾病,多了又会导致什么毛病,但有的则没有说,例如脂肪摄入量多了,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少了没有说会引起什么病。同时,她又说许多病是与生活习惯有关系,例如什么病是吸烟引起的,什么病是酗酒引起。我注意到,她没有说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因为有的医生在电视上说,糖尿病与生活习惯有关,例如吸烟、饮酒、爱吃肥肉等,就可能是主要原因。但是,全世界至今没有明确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有些人根据自己所讨厌的吸烟之类当作发病的原因,是没有根据的。
 结合几种情况,吃肥肉少了会引起什么病,没有说法。糖尿病如何发生,而且近二三十年急剧增加,得不到说明。再联系半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思潮的变迁,我怀疑,吃肥肉少与糖尿病剧增也许有某种联系。后来从报上看到新西兰科学家研究成果认为,经常吃脱脂牛奶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如果不吃肥肉,多吃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已经足够补充人体的需要,将牛奶中的脂肪再提取走,脂肪的摄入量可能太少,因此容易引起脂肪缺乏症。现在一些医务工作者心里总觉得脂肪不好,已经成了迷信!这种观念改不过来,就很难探讨缺少脂肪会产生什么疾病。
 脂肪摄入量过多,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这个科学研究成果是对的。但是,这个笼统的说法,还有如何正确理解的问题。首先,多少算多。是一天一斤,还是半斤?还是半两?还是一钱?其次,物极必反。太少了是否也不行,也会因此引起什么疾病?三,注意特殊性。具体到某个人,摄入量也应该有不同的范围,需要区虽对待。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不同,重体力劳动者与轻体力劳动者也应该不一样,而且个体素质也有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我认识的研究西方哲学的一个人,他说吃肉容易消化,吃蔬菜不容易消化。这当然是很特别的。以前吃肉很多,身体一直很健康,后来在整个社会舆论吃肥肉不好的严重影响下,他也不敢吃肥肉,改吃蔬菜与鱼类,后来他也患了糖尿病。有的人吃鸡蛋过敏。有一个研究中西古代史的老选择不能吃鱼肉,猪牛羊的肉不吃,鸡鸭鹅的肉也不吃,各种海鱼和淡水鱼都不吃。一年到头只能吃蔬菜与鸡蛋,他买鸡蛋,几天就是一小筐。个体差异应该注意。我的心脏没有毛病。心电图却不正常而且似乎有严重问题。最后,营养偏差更加有害。脂肪不敢吃,三大营养只有淀粉和蛋白质。淀粉会分解出糖来,糖尿病患者都被告知不能吃糖,淀粉类食品也要少吃。许多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重大幅度下降。为了防止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不吃脂肪,少吃淀粉,只能吃蛋白质了,如果只吃蛋白质,那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疾病。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两例:产妇在坐月子中只吃鸡蛋,每天吃十几个。出了月子,突然双目失明。什么原因还说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大营养,不吃脂肪与淀粉,只吃蛋白质,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营养偏差,会引起更多更复杂的疾病。
 任何一种理论出来,都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对于个体来说,也都要注意特殊的反映。现代科学经常讲规范化,规范化有时很必要,便于掌握与传授,但是,规范化就容易忽视特殊性,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对特殊性的认识,因此很难完全适应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具体分析实际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坚持辩证法。
 科学家在研究中,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对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就缺乏了解,因此对于自己所研究的事物与外物的联系就不太清楚,因此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也不可能有真全面的了解,所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学家从世界历史这样宏观的角度审察下提出的问题,有助于科学家开阔思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这样才可能有所发现。对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哲学家十分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概括总结,提出新的理论模式,对于科学家的研究也会有促进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联盟是非常必要的,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教条主义的“哲学家”与形而上学的科学家,都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语言太复杂化了,浅显一点就好了~!

平平淡淡的幸福

2020年01月03日 21:00

增加脂肪令身体增加体重血压上升造成高血压
郭婧

2020年01月03日 21:00

猪肉里面含的脂肪较高,吃多了很容易发胖,最好还是少吃猪肉,最近猪流感传染得厉害,请谨慎…
鱼卷的做法
鱼丸的做法
下饭菜的做法
夏季时令的做法

向你推荐

椰蓉酥 椰蓉酥 肉末嫩豆腐 肉末嫩豆腐 虾皮猪肉馄饨 虾皮猪肉馄饨 蒜泥毛豆节 蒜泥毛豆节 糯米排骨卷 糯米排骨卷 五彩炒饭 五彩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