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苏州的美食之凤凰街
小时候,最开心听见爸码说:“要么去观前街白相相,再走到凤凰街去吃点么事!”,虽然苏州不像很多城市一样去定义那条路是“美食一条街”,但是,在我们的印象里,凤凰街一定就是吃货的乐园。
凤凰街,南抵十全街,北出干将东路。全长1065米,宽30米。原名孔圣坊,传说清康熙帝南巡,行宫设在街南东侧带城桥下塘织造府内,“圣上”出入即逢“孔圣”,于礼仪不合,两“圣”相遇,礼节不妥,遂借南端原凤凰街南段一带为金雀弄,以“金雀对凤凰”为由改称凤凰街。
这条历史悠久的老街上,既有经过时间洗礼,依然保存下来的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也有各类推陈出新的崛起之秀层出不穷。都说早餐是一天三顿中最重要的一顿,早饭要吃的好,凤凰街上也有很多很好吃的早餐店。单就说早餐,从街头走到街尾,你都恨不得多长几个胃。让我们从北往南吃个够吧!
首先想介绍这家位于凤凰街最北段的双塔菜场附近,靠近定慧寺巷的“老客满煎饼”。很接地气的一家店,以前没有名字,俗称“双塔菜场点心铺”,后来才改叫“老客满煎饼”了,的确都是老客人。开了很多年,招牌是韭菜饼,韭菜饼是用菜油煎的,不同于色拉油的菜油又香又能使韭菜饼表面金黄,还会敲一个鸡蛋到饼里去。作为做饼店,精髓除了脆香的饼皮,还有能给饼锦上添花的酱料,因为我不吃韭菜,我每次只点豆腐花,然后看朋友一脸满足咬一口韭菜饼,说“这是全苏州最好吃的韭菜饼”。
再往南走,有位于凤凰街97号的台式真圆粢饭团,这家曾经是爆款网红店,真圆粢饭团,饭团真的圆!这不是广告语,好吧,是我的感受,真的很圆很大。透明厨房,看着很卫生,点单后戴上一次性手套熟练地抓取血糯米、卤蛋、肉松、碎油条、梅干菜等各种配菜加入饭团。配上店里有售的甜豆浆,真的是一个下肚早就饱了。
再往南走,会看见友谊菜场,旁边是这家我很喜欢的鼎盛鲜。这家店是因为有次我要去吃熙盛源,可是排队略长,看见新开才来的,总店设在东中市,老板也是本地人,桌子的透明玻璃下夹着店主上报讲述他们最招牌的“烫面饺”的做法:面皮先用慢火炖熟,再加开水和面揉成面团,因此饺子皮特别有韧性,咬开汤汁四溢,馅料是30%笋丁和70%的五花肉。另外,三鲜千张包也好吃啊!咸鲜的鸡汤、顺滑的粗山芋粉、包裹着火腿、开洋、干贝、笋尖、夹心肉的千张包,配合上面撒的青葱和火腿丝,简直是完美搭配!也推荐他家皮薄馅多,汁水饱满的汤包和。水磨粉手工制作,软软糯糯的汤圆,你不会相信我有连续一个月每个周末开十几公里去吃。。。对,为了美食!就是那么任性!
再往南走100米就是刚刚提到过的熙盛源,位于凤凰街43号。熙盛源本在无锡开得火爆,在翘首以盼中开到了苏州,终于不用每次去无锡都特地开车去打包了带回家了。这家店只卖小笼和馄饨。小笼是正宗的苏南口味,皮薄馅多,店里的规则是“从蒸笼里出来店家夹给你的时候若是破皮则这笼免单”,可惜去吃那么多次,真的没有见过破皮而免单的情况。馄饨也非常鲜美,最爱红汤辣馄饨,那种辣也是可以承受的鲜辣,而不是那种一口下去舌头都要抖几抖的感觉。去吃的话最好避开用餐高峰,否则会没有位子。 非常推荐:小笼、红汤辣馄饨、白汤荠菜馄饨。
和熙盛源几乎是对面对的,是这家位于凤凰街46号的园外园汤团。刚刚说起汤团,这家只卖汤团的汤团店真的不能错过。店面不大,几乎都是来买生汤团自己回家煮的,汤团个头很大,也都是水磨粉制作的,比较招牌的是荠菜肉汤团、芝麻汤团,都是比较符合苏州特色的。荠菜是鲜的,肉是微甜但是又以咸调为主的,芝麻当然是甜的,咬开皮,芝麻油便迫不及待地随芝麻一起渗出。
苏州的面是我感觉出了苏州再也吃不到的美味。所以,作为压轴,必须要把这家在十全街但其实也不过就是凤凰街和十全街交集的“同得兴面馆”写进来。上舌尖确实上得名不虚传。进店后灯笼高挂,园林式的装潢更显古色古香,跨河而建的面馆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很多人会按攻略点一碗枫镇大肉面,我唯独爱红汤的焖肉面。区别在于枫镇大肉是夏季限定,汤底为白汤,大肉在原先焖肉的基础上经过酒糟,酒香混合着肉特有的鲜美,糯米粒漂浮在咸鲜的白汤上,而我爱的红汤焖肉面,汤里秉承着苏州的浓油赤酱,浓郁鲜甜,端上面后,是要先把焖肉埋进汤里,让焖肉吸饱汤汁,焖肉肥瘦相间,肥肉因过油入汤肥而不腻,瘦肉和汤汁融合在一起,一口焖肉咬下去,入口即化,大快朵颐。配合着细面,滋遛滋遛地把面混合着面汤吸上来,简直太完美。真的是应了店里挂的那副对联:“汤中品咸淡,熬去浮华得真味;面外知生熟,煮成韧劲申至情。”
感觉一边写一边已经在流口水了,凤凰街好吃又岂止是这些,怕是再写我要赶紧奔去了! 来自厨友@yvonne1121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