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经济学,学成食物美学(二)
经济学第五大原理:效率优先。即是做一件事能够使在他人利益不受损情况下获益或者损害一部分人利益但总社会利益得到增加。那么运用在做美食就是很通俗的:在做一道菜的同时如果多道菜有一样的工序且味道不会因为一起做而改变,那就同时做。或者可能会和单独做有一点点差别,但是能够缩短时间出菜而让自己胃满足,客人开心,那就同时做。
我母亲深谙此道。母亲可以在下午打牌到五点半回家,用半小时做3菜一汤让我们一回到家就有热腾腾刚做好的饭菜大快朵颐;可以在年夜饭当天和前一天总时间加起来不超过4小时准备好一桌近20道菜。 每道菜有怎样的工序,每道菜需要的时间,母亲一清二楚并且将其条理清晰地进行规划,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保质保量的菜肴。
经济学第六大原理:实证判断不等于规范判断。用美食来说就是,你冰箱有什么相通的食材就用实际拥有的食材做菜,不要说菜谱有什么而你现在没有就不做。
我是一个人生活,因此冰箱里不会一口气塞满很多种类的食材,但是调料是很齐全的。因此在不改变核心食材的情况下,我的菜,决定于冰箱的脾气。而这一点,我是从《拜托吧冰箱》韩国版一点点学会的。什么食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什么食材的味道是相近的,一集一集看,一点一点积累。家里冰箱连面粉都没有怎么吃面?家里有角瓜,角瓜擦丝也是会有面的口感的!家里连一点肉都没有想吃肉?豆腐调好味煎又蒸,照样让你吃到红烧肉!
经济学第七大原理: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与利润曲线交点是不同的。用美食翻译过来就是,你短期认为的美食感悟,食物搭配和美与长期积累下来的感悟,食物搭配和美是完全不同的。曾经我兴致冲冲做日本寿司时得意洋洋说多好看。然后被朋友圈批了一通还委屈。
现在看来真的是花盘子,盘子花,惨不忍睹。现在自己做的手鞠寿司是这样的:
因此要勤思,总结,回顾,学习,再总结。一段时间沉迷于烘焙。积累了大量烘焙的经验,不仅是在做烘焙的时候,在平常菜品的烹饪上也会有所启发。水果也可以用来煮菜,煮菜的食材也可以用在烘焙。如果只沉浸在一时的烘焙世界里,是不会有这样的经验的。例如我的玉米戚风,玉米要么蒸,要么烤,要么烙,要么煮。而它居然可以用来做蛋糕?
戚风的蓬松香甜又带着玉米粗粮特有的厚重气息,碰撞出完全不同的火花! 因此对我来说学习经济学不仅是赚钱的手段,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你选择用经济学的知识满足金钱上充足的欲望,我选择用经济学的知识满足我对美食小确幸的追求。
来自厨友@荼小默吃货记录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