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那些温暖的所在
又回了一趟老家。听说那里已经成为了“中国盆景小镇”,倒是颇有几分惊喜。不管这是财主们附庸风雅也好、政客们沽名钓誉也罢,总算是让沉寂已久的古镇重又获得外界一瞥。而我牵挂的还有另一些所在。
乡下的觉总是早早入睡、一夜黑甜。清晨在邻家公鸡的打鸣声中醒来,窗外还是一片漆黑。睡饱了的我精神大好,竟然片刻也不贪恋被窝。恶作剧般地叫起大先生,冒着雨开着灯向镇上出发,去寻一份童年时的奢侈。
幼时可供自己支配的零花钱不多。一年下来,能吃上小吃的日子屈指可数。长大后离开小镇,虽也常回去看看,不过去街上“过早”的机会却一直没有,倒成了个念想。难得今天有这机会,可不想再错过了。 冒雨半摸黑前行了。
路过一家钱城记烧卖。小夫妻俩已经开门了。透过沾着雨滴的车窗望过去,明亮的店堂在周围一片漆黑中显得格外温暖。虽然不是本地的老店,我们还是忍不住下了车。食客还没有到来,他们在忙而不乱地将准备好的生烧卖装进小蒸笼里上锅。两人话不多,自有一种默契。
我们打包了几客烧卖,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出发。新泉糕团店,算是为数不多的、虽几经搬迁但还能找到的老字号。
到的时候大概六点三刻,店主一家两代四口人已经忙碌了几个小时了,这点从店堂里摆得满满当当已包装好的礼盒就看得出来。如今这店名气大了,如果睡个懒觉再来,多半只能扫兴而归。
家什已经有了些年头。
(子孙糕)。里面有猪油、蜜饯、核桃等。一般取其名字彩头,当礼品较多。我倒不好这口,底下图中的才是我的真爱。
大肉糕啊!呵呵,如果这几架子都让我一个人吃,估计我会成为那只老鼠,吃圆了肚子,出不了门了!
一睹制作过程。店主估计已经习惯长枪短炮的阵仗了,我拿个小破手机拍来拍去,他视而不见:)就是在这大匣子里蒸出来的。我们买了几块,回到车上,迫不及待就开吃了!
味道留在了嘴里。还有那丝温暖留在了心里。
为何要发这张图,我的发小们应该知道其中缘由吧? 之前还写过另外几种普通早点,都是烙在记忆深处的。贴上两段,下回再来圆梦。 #爷爷时常给一些零花钱,我将之存在一个扁扁的香烟铁盒子里,好象是牡丹牌的,再藏在放袜子的抽屉里,上学路上偶尔能犒劳自己一把。小学时好象有阵子特别爱吃长腰形的甜味烧饼。似乎喜欢甜烧饼的人不多,每回去买都不用等,炉子边总堆着几个,因此吃到的都是温温的。撕开后,里面的砂糖已经融化成一层亮亮的糖汁,浸润到干干的饼皮里。不过,现在似乎已经没有甜烧饼卖了,倒是随处可见薄得几可见光、大得近乎脸盆的咸味烧饼,也许技术含量高吧; 又有阵子馋白馒头加油条的组合,拿到手后,油条绕在馒头外边,不顾两手油,恶狠狠地一大口下去,必定要又有馒头又有油条一起嚼,才是我自以为是的正宗好味道。好象金圣叹说过,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的味道,我的组合,概莫如是。那时候可真能吃,两个白馒头夹两根油条喷松下肚; 说到油条,偶尔父母会想起给我们改善早餐伙食,派我去买油条。于是我拿一个篾制容器,带上一张粮票和几个硬币,走上百来米,到弄堂口的早点摊,排上十来分钟队,看着前面的人用筷子串起几根油条往回走,总觉得筷子上的比我篾篱里的好吃,尤其是那两个黑黑的油条头。#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