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香里 | 醉卧清风
李清照《鹧鸪天》词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几场秋雨一落,终于有了入秋的感觉,彼时尚未寒微凛冽,除去国庆假期前几日突变的冷雨天气,清爽宜人的当下正是最舒心的一段时光。九月中旬在树下漫步可隐约嗅到一丝桂花香气,忽远忽近,无可捉摸。而后至中秋,不过十几日光景,渐入佳境,推开窗便已是清风拂面,桂香缭绕,醉人心脾。
百花园中,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有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桂花又名木樨,可赏亦可取之入食盘,古时《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桂花,“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搽、发泽之类耳。”以花入馔,向来风雅,对味觉视觉嗅觉亦是最佳犒赏,由鼻入口,由口入心,慢慢沁入肺腑,便有一种说不尽的满足。
花盛时摇落桂花雨,取新鲜桂花封一罐糖桂花,是对秋天的不辜负。新鲜桂花去梗洗净,自然晾干水分,桂花和糖一层一层交错叠加,封罐静候,几日后开罐,仿佛一整个秋天都留下来了。
桂花入馔时,虽多是点缀,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味配料。南京的传统甜食桂花糖芋苗,若无桂花,一碗糖芋苗便黯然失色。更有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鸭、桂花甜酒酿等等。《广群芳谱.岩桂》中记载了一种烧汤的吃法,是山家清供之一。其法为:“白木犀盛开时,清晨带露用杖打下花,以布被盛之,拣去蒂萼,顿在净磁器内。候聚积多,然后用新砂盆擂烂如泥。木犀一斤,炒盐四两,炙粉草二两,拌匀置磁瓶中密封。曝七日。每用,沸汤点服。”此汤叫法极雅,名"天香汤",不难想象,其味是如何的沁人心脾了。
色呈琥珀,酒质香醇,桂花酒在中国的传统,上可追溯到屈原时期,“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唐代的《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昊天乐章》中有“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中记载有“桂花酒”: “摘半含桂花浸生酒浆中,密封,用时量多寡滴酒内。《谈苑》曾称:"桂浆,殆今之桂花酿酒法。魏有频斯国人来朝,壶中有浆如脂,乃桂浆也。饮之寿千岁。"清代,宫廷中有桂花东酒,为帝王专用御酒,《帝京岁时纪胜.八月.时品》:“南来之木瓜惠泉,绍兴苦露,桂酒橘酒,一包四瓶,三白五加皮。”古人对桂酒的喜爱可见一斑。
赏花有地有时。月圆、桂花、中秋,总有一种占尽天地人的契合。夜静轮圆,桂香沁人,置酒畅谈,才使团圆的热闹与喜庆呈现的淋漓尽致。倘若你迷恋古人醉卧清风的潇洒,那定要在月色下饮一盏桂花陈酿,对着清风皓月,兴许能醉入古人“欲买桂花同载酒”的意境。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