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小姑娘,漫山遍野找的不止是美食
忆
母亲寻找山珍野货的本事特别大。春天里,她总能够在山上寻觅到一大袋的山蕨菜,到了春社日,她又会去田野里采摘大袋的艾蒿菜,回到家中给我们做香喷喷的社饭,时至五一后,又是她采摘春笋的好时节,鲜嫩的春笋在雨后纷纷冒出土地。到了夏天,她会带着我拿着桶子去小溪流里翻螃蟹,而立夏后,在雨后的晴天里,母亲又能够将大袋子和篮子装满野蘑菇而归。
南方的天气,到夏天后就开始闷热,时不时的在一天暑热后下一场大雨,大雨过后,大山林里,就开始冒蘑菇出来。
南方的山林,温度和湿度适中的时候,在松树底下,松针之上,会争先恐后的冒出鲜香扑鼻的枞菌,这是一种很美味的野生蘑菇。在山林中,松针、金银花和泥土的味道中,混杂着一种菌类的清香,让人感到大自然的无比美好。
那时候,母亲在新晃县柏树林小学教书。每年夏天放暑假,母亲就带着我去山上捡蘑菇。柏树林位于新晃县城郊区五公里处,那时候没有车,妈妈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和盛蘑菇用的袋子,晃晃悠悠的往柏树林小学赶。
柏树林小学看上去很小,走进操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高的旗杆。将自行车停放好,我们就朝着学校背后的山坡走去,经过一两个小时的采摘,回来时已是满载而归。
可是这样的光景实在太遥远,似乎记忆已模糊,也抵达不了内心对野外的渴望。
寻
立夏后,在市场上已有少量的枞菌出售,看来,山林里已经传来某种召唤。我找了一位朋友,问她愿意同往不?朋友很爽快,立刻答应了。于是早上八点多,和朋友一道吃了油茶,就一同驱车前往晃州镇小洪溪。
在小洪溪有一户农家是朋友的熟人,朋友联系他后,他早早就来路上接我们了。
他的家住在山下,在家里,我们喝了口凉水,然后就拿起装备。
两个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桶,各自拿着一把镰刀,就这样上了小洪溪的山坡。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尽管昨日一夜大雨,路面上还有点打滑,但是我们依然雀跃着兴冲冲的走。
和记忆中一样,路上开满了香气扑鼻的金银花,还长着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红的悬钩子(野萢)。路面泥泞,路边钻进灌木丛中,就可以到达松树底下。
我们穿过高地错落有致的山林,穿行在灌木丛中,走在松树底下,茂密的松树林里,松针踏上去吱吱作响,太阳光透过松树枝叶,斑驳的落下光影。在潮湿的地面上,时而可见枞菌仿佛一个害羞的孩子,悄悄躲在松针里。当我们第一眼望见第一个棕褐色的小蘑菇缩头缩脑的站立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奇珍异宝,这心情,真是难以描绘的高兴。
这小蘑菇,似乎急不可耐的想去探寻这个新奇的世界,又像是对这个世界有种天然的敬畏,那宝盖一般的蘑菇头,像是一顶加厚加毡的小皮帽,保护着底下胖乎乎的蘑菇墩。
我们不时的发出惊叹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馈赠。
诗
古代叫蘑菇为蕈,有不少为蘑菇而作的诗词,这些诗歌,大都写了蘑菇的美味,也有极少数,写了采蘑菇的趣事。
比如以下几首:
幸从腐木出,敢被齿牙和。
真有山林味,难教世俗知。
香痕浮玉叶,生意满琼枝。
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
——玉蕈(宋·施枢)
经年仓粟厌陈陈,天遣香粳馈野人。
黄耳蕈生斋钵富,白头韭出客盘新。
此生不复营三釜,一饱何曾羡八珍。
尚愧古来高士在,杯羹无糁甑生尘。
——野馈(宋·陆游)
寄来佳品见高情,露菌风销始识名。
翠釜煮时云朵朵,玉纤传处雪盈盈。
香甘绝胜牛酥饼,嫩滑偏宜豆乳羹。
却爱老饕难便饱,吟肠依旧作雷鸣。
——适閒翁以松蕈风销见饷以诗戏呈(明·王绂)
菌耳遍沃野,琼芝亦芬芳。
群阴掩其茨,谁复知尔良。
我愿得此草,移根植崇冈。
闲攀紫金蕤,挹露晞朝阳。
服食换绿髓,轻举过紫皇。
招携三辰游,与之同辉光。
——菌耳遍沃野(元·吾丘衍)
食
蘑菇的做法是在是不胜枚举。采摘来的野生蘑菇,可以下火锅吃,炖汤吃,也可以炒来吃,还可以裹上芡粉油炸了吃,甚至可以晒干了吃。
各种花哨的吃法,最为美味的,我觉得要数用野生菌里脊肉汤。首先放点蒜可以识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如果蒜瓣变黑色,就说明此种蘑菇有毒,如果不变色,就可以吃。再放点姜片,重口味的,可以加点辣椒,和野生蘑菇一起翻炒,炒半熟后放入水开汤。汤煮沸后,将用生抽腌过的里脊肉倒入汤里,稍微煮开就可以吃了。这种吃法,蘑菇细嫩鲜香,里脊肉也是滑嫩可口。尤其是汤,极为鲜美。
还有一种蘑菇,我们当地叫做滑滑菌,开汤吃不好吃,滑腻腻的,但是放点干辣椒炒着吃,或者晒干点再炒,味道极美。
说起野生蘑菇的吃法,我现在已经是止不住的吞咽口水了。
野生蘑菇是大自然的馈赠,采摘是美好的过程,采摘后是一种美好的食材,吃起来更是无穷美味。夏季,每逢雨天,我竖起耳朵,仿佛可以听见漫山遍野都是蘑菇突突的生长出来的声音。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