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独家记忆——中秋夜的月饼
记忆是个神奇的东西。你可能“啪”地关上门才想起钥匙落在了家里茶几上;你可以把昨天看过的书就在今天忘得一干二净;你甚至路遇一位老熟人,但就是叫不出她的名字。但是,人生中,总会有某一些片段,停留在你脑海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挥之不去。如拷贝的短片,在你脑海里储存。某一天、某一刻、某一时,忽然就拿出放映,这样的记忆,时间越久越珍贵!
度过了几十个中秋,但我对于中秋的最清晰的记忆,还是初秋时,妈妈藏在碗橱里的两封苏式月饼;是月圆夜,奶奶在院子里抬头帮我指认的,月亮阴影部分的砍树的“吴广”;是中秋傍晚,一家人团团坐的一餐简单美味的团圆饭 80年代初,是属于我的“小时候”。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广式月饼还离我们很远,江浙地区,中秋的主打就是苏式月饼。每到中秋节前几天,妈妈就会买好两封圆筒装的苏式月饼。因为怕我们这一群熊孩子在一瞬间把月饼消灭,就藏在厨房碗柜的最上层,不到八月十六的晚上,谁也不准去偷吃。这可苦了我这个小小的馋猫,每天在厨房徘徊,等待老妈打开碗橱的那一刻,抬头仰望一下那令我神往的、伫立在碗橱角落的月饼。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也会悄悄地把凳子拖到碗柜前,爬上凳子,近距离地接触我的美食。用小小的手隔着油纸的包装,触摸这“不可拆封”的月饼。一个、两个、三个••••••,在还没有开封之前,我已经完全掌握了月饼的数量——12个。哈哈,我的数学成绩如此之好,或许就从给月饼数数开始。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的家乡,习惯在八月十六过中秋节。那天晚上,照例会请来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围着圆桌吃团圆餐。饭后,老妈才会拿出月饼,先给爷爷奶奶,再分给我们姐妹几个。我因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总是能额外地多拿一个。小小的手兜着酥得掉皮的月饼,都舍不得吃得快一点,一片、一片地挖着酥皮,直到留下光光的一个内陷,我要把甜蜜留到最后,数天的等待也算是有了圆满的结果。吃了月饼,然后就是缠着奶奶给我讲关于嫦娥玉兔的故事,小小的心,随着奶奶的讲述飞得好远好远!
其实,团圆饭也好,月饼也好,对孩子或许只记得美食,对大人,却又是另一种情怀了!当我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童年也就悄悄远去,我,已然成为了一个游离在“老家”外的异乡人。在这个网络时代,通讯如此之发达,思乡都成了一个“过去式”。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当我尝着自己做的月饼,发着微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好怀念碗橱角落那一个小小的苏月,好怀念那些现在只能在记忆里找寻的人们。
厨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