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面包!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美食的终极意义在于获得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有时候和食物本身相关,有时候和生活经历相关。” 所以,惊艳到你的味蕾、并扎根于你的记忆的,可能是一块口感轻盈丝丝入扣的甜点,一碗汤底浓郁面条筋道的拉面,一份寒夜送上门的热腾腾的外卖,或是见证了从膨胀站立到撒上糖霜全过程的、带着灵魂的、活的面包。
我爱面包,爱吃爱看也爱做。而且我坚信麦子是有生命的,酵母是有生命的,面包也是有生命的!
走在伦敦的街道上,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面包房。远远的经过便可闻到面包刚刚烤出的味道。透过玻璃窗往内看去,轻揉、折叠、拍打,面粉旋转着在空气里跳着舞。面包师傅用他的大手触摸到面团,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温度和质地。走进店里,发酵面团细小的酸味、光线里干燥的太阳味道,还有实实在在的麦香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场景。
记得伊莎贝尔·阿连德曾经说过:“烘焙面包像作诗,是种忧伤的使命,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灵魂要有空间。” 而我想说的是,“做面包其实是一件仰仗直觉的事情。你需要有技巧,需要有敏锐的五感,但更需要打开第六感,需要投入。因为你所面对的,始终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说起面包,它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填饱肚子了。面包的主要食材是面粉,面包能否有筋道,那不得不提小麦。小麦品质好,那么面包内的麸质也会好,做出的面包更好吃。小麦单单在我们中国就有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没有接触过烘焙的朋友可能对这些就比较陌生了,做过烘焙的亲就会知道强筋小麦,想要做出好吃的面包,强筋小麦是必不可少的。中强筋小麦接触的就比较少了,一般用到的都是中筋小麦,做一些面条、饺子、馒头。然后就是弱筋小麦,弱筋小麦做的东西比较广泛,比如饼干,蛋糕、泡芙等等。总而言之,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蛋糕要用低筋面粉,中式面点要用中筋面粉,这是我的心得总结,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牢记,因为如果开头方向错了的话,之后的努力大概率会白费。
其实从面包的出现直到今天,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它一直存在着,可见它多有魅力。说它是实力与颜值共担当,一点儿也不为过。 面包是利用面粉加水、糖、酵母等材料搅拌成面团后,经过基本发酵、整形、最后发酵、烘焙等一连串的过程才能完成的产品。虽然面包配方中所使用的材料看似大同小异,但只要材料占比不同、制作程序不同,烘焙而成便是各种风味、特色迥异的面包了。在我看来,其中很关键的一步便是发酵,发酵成不成功会直接影响到面包的口感。有关发酵是门很深的学问,要靠自己平时在做面包的同时多摸索试验。我平时做面包用的都是高活性干酵粉,做出来的面包口感都不够松软。后来发现,用40度左右温水浸泡酵母比冷水要好,和好面团后用湿布捂上比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要好。于是,在反反复复的实验中,面包就越做越松软,口感也越做越恰到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面包看起来甜美诱人,可是制作过程却相对枯燥。要想制作出精美的面包,需要“用心”。这个道理其实也是一条普适的道理。喜欢去做的事情,多半就会情不自禁地的更认真一点,有时候会认真到了仿佛不是在做面包,而是在做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能够从这种看似枯燥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无比快乐的人,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每一个被用心烘焙出来的面包,其实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因为在面包的背后,是一个充满信仰的专注的灵魂。别忘了,麦子是有生命的,酵母是有生命的,面包也是有生命的!
厨友评论